家有少年正成長

成長中的重要時期

很多親戚的感覺,還停留在兒子剛到台灣時的天真稚氣,實際上,兒子已經正式步入成年階段。(對於媽媽來說,終於搞定一個,可喜可賀!)在此分享一下兒子成長的幾個時期。

體貼期

回想兒子從幼稚園到國小時期,他的貼心、懂事、幫忙家事、照顧妹妹等,我心裡感歎著,真沒有枉費我強勢且辛苦的爭取,才有機會將兒子帶在身邊。

來到國中的時候,因為電動的爭執,親子間的裂隙與決絕,我開始懊惱,當初為何不聽勸,自找麻煩的要兒子的撫養權!因為兒子的關係,讓我不僅在再婚關係裡,收起自己的傲氣與倔強,也因為兒子的關係,我才接受嫁到台灣,聽起來好像總有些不甘願。這的確是我曾經很真實的想法。隨著身心靈的學習、研究、咨詢的經驗累積,當我更深入的探索內在信念對外在實相的影響後,刻意的練習終於讓我這種【不甘願】的情緒,轉換成努力的動力,成就了更好的自己。

叛逆期

感謝兒子大部分時候的逆來順受、少部分的倔強、叛逆。實際上我很不喜歡稱孩子的行為是【叛逆】,更多時候我喜歡說【因為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,他們只是跟我們的意見不合而已】。有的孩子可以明確或合理表達意見,給人的感覺就不會是叛逆。而有的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或合理表達,所做出來的行為,可能是我們無法接受的舉動,在我們的眼裡就變成【叛逆】。在我的經驗裡,孩子是否【叛逆】,其實大部分取決於父母長輩的教養方式,少部分才是孩子的個性使然。

您思考一下,當您與他人意見不統一,您是如何表達意見的?當您堅持您的主見不妥協時,對方是怎麼評價您的?您是否有被人說【固執】【倔強】?為何在大人的年紀只是【固執倔強】,在孩子身上就是【叛逆】,這有點不合理。

困惑期

孩子成長時期,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成長,本來就有很多道理需要去經歷,感受,所以給他們該有的自由與選擇權,讓他們自己去經歷感受,成長才會更順暢。

而事實上,大部分家長因為擔心害怕,孩子們太小無法承受挫折,或者做錯事。到底是孩子們沒有承受的能力,還是家長們沒有承受的能力?家長們不斷的阻礙、限制孩子的自由發揮,讓孩子心中的【想要】沒有得到實現時,意見變得不統一,感覺就是叛逆。這真的給孩子們莫名的壓力與誣蔑。

在我經歷與兒子激烈的【電動抗爭】之後,我的難過、辛酸、不甘心、抱怨統統爆發出來,幸好那時我已經進入身心靈教育,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無法接受不批判不指責,因為我們從小的經驗就是棍棒批判教育,但無論我怎麼的責罰都不起作用,只造成更多的親子傷害後,我抱著放棄、擺爛的心態,任兒子自由發揮,暫時藏起心裡的擔憂焦慮,不斷地重複說:“媽媽很愛你們,才會這麼的緊張你們的行為!”也適時的低頭道歉,承認自己的某些行為不恰當,承認自己的擔心害怕,承認自己在父母職責上的經驗不足,請求兒子的諒解(不一定是原諒)。同時一定會帶入倫理道德觀念,忍著自己的情緒,放手不放眼。

成熟期

這樣努力了2年,進入高三後的兒子,逐漸開始理解生活的邏輯與規矩,慢慢的開始與我們溝通聊天,雖然偶爾孩子氣的玩樂,但明顯感覺開始承擔自己的人生。最大的轉變在於主動性!例如,看到我在忙妹妹們時,他會自覺幫忙收拾洗碗,當我忙工作事,他會主動照顧妹妹,不會再像曾經,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神態。言談舉止之間,透露出他開始學習承擔責任的感覺。這就是邁向成熟的標誌。

與人相處,總是會有些衝突和矛盾,所有的事件都是引導自己感受某些情感,凡事發生都是好事,感謝兒子曾經與我的衝突,讓我能從事件中學習領悟,成就更好的自己,面對年幼的女兒們,能夠更從容、自信、優雅的與她們相處。

#親子教養

#親子關係

101隨意鳥餐廳為壽星準備的蛋糕

Facebook 外掛功能

其他文章 / Other

關係的鏡子:如何從人際互動中療癒自己

我們的一生,都與關係密不可分。從出生與父母的連結,到與朋友、伴侶、同事的互動,這些關係不僅構成了我們的社會網絡,更是一面面映照我們內在世界的鏡子。我們常以為人際關係的困擾,是源於「對方」的問題,但事實上,許多衝突、挫敗和不適,都與我們自身未被看見、未被療癒的部分息息相關。當我們能從「鏡子」的視角重新看待關係,便能將人際互動從一種耗損,轉化為一場深刻的自我療癒之旅。

當你學會愛自己:從內在力量綻放美好人生

在追求理想生活的過程中,我們總是不斷向外尋求:尋找更好的工作、更完美的伴侶、更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。然而,許多人卻發現,即便擁有了這些外在的成就,內心依然感到空虛與不安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忽略了最根本、也最重要的一件事——愛自己。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,而是一種深刻的自我接納與滋養。當你真正學會愛自己,你便不再需要從外界汲取力量,而是能從自己的內在深處,綻放出屬於你獨有的光芒,創造出真正屬於你的美好人生。

你的人生為何卡關?從身心連結找回行動力

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:明明知道該怎麼做,卻就是提不起勁?明明有遠大的夢想,卻總是被日常的瑣事與內在的阻力困住?這種「卡關」的感覺,不僅讓人感到挫敗,更可能引發焦慮與無力感。我們常以為,問題出在缺乏意志力或時間管理不當,但事實上,真正的癥結往往更為深層,藏在我們身心連結的斷裂之處。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,讓我們的身體與心靈如同兩條平行線,各自奔馳。我們習慣用腦袋思考、分析,卻忽略了身體的感受與訊號。當身心失去連結,我們就像一輛汽車的引擎與輪胎脫離,即使引擎轟鳴,車子也無法前進。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人生卡關的真正原因,並提供從「身心連結」出發,重新找回行動力的實用方法。

如何知道自己有宮寒?

如何知道自己可能有宮寒?有幾個常見的表現可以參考。

走進暖宮

子宮是女性的能量中心,保持子宮的溫暖與健康至關重要

催眠元辰宮-探索與改變運勢的方法